杨老师从基于DNA测序技术的Y染色体图谱分析可帮助电影主人公寻找亲身儿子的情境导入,学生得出之所以能根据DNA测序寻亲是基于DNA分子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由此引出学习主题:DNA分子具有什么结构特点才使得其具有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的功能特性?
在新授课中沿着科学史的思路,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构建DNA空间结构。
活动一:应用结构功能观类比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先建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活动二:应用科学思维跟随科学史分析DNA分子可能的空间构型
包含以下内容:
1、通过比较富兰克林的X晶体衍射实验和教师独创的弹簧衍射实验求同归纳得出DNA分子是螺旋结构,求异归纳作出一种可能性假设:DNA是双螺旋结构。
2、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显示将DNA分子调转180度与原图谱一致。推出DNA的两条链应该是平行的。
3、奥地利科学家查哥夫的数据表示:DNA中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的总是相等;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
活动三:学生尝试根据已有的科学结论,用教具构建出DNA分子的模型
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外部是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部(根据查哥夫数据碱基AT配对、CG配对,碱基间通过氢键相连),整体看DNA两条链反向平行的特点。
学生和当年的沃森和克里克一样兴奋地发现:DNA双螺旋模型与现有各位科学家的衍射图谱和分析数据、化学成分分析的数据完全吻合!由此也证实了DNA双螺旋的假设。
本课小结:
根据DNA分子模型结构思考DNA模型如何体现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再次应用结构功能观解释并回扣学习主题。
课堂检测:
1、评价血友病检测方法:检测凝血酶、检测DNA。
2、用孕妇绒毛细胞(胎儿细胞)进行产前检测,需平衡检测精准和尽可能少取样的矛盾,如何做到?由此问题引出下节课的学习主题——DNA如何进行精准复制。
集体备课后,盖校长做出了专业的指导:
盖校长非常认同杨老师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设计,并指出理科课堂之间是相关联,宏微结合、层层递进的认知顺序具有一致性。
盖校长还指出:以问题启发教学,以证据推动教学,学生能用科学思维整合分析证据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最后,盖校长总结:每一位老师都需要时刻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学生的起点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但教师不拘泥于特定的教学形式,鼓励同课异构,以学生能学得清、悟得透为金标准。
2023/4/4
河北师大附中校园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编号:冀ICP备18011017号-3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